
排名前10的证券公司

嗨,我是萌芽。
今天我想跟大家认真聊一个话题——数学学习的“陷阱”。
之前,有姐妹在群里问我:
“萌芽,我家孩子现在校内数学成绩还行,学校盯得也算紧,我们一直跟着学校走就可以了吧?”
这个问题特别有代表性。作为一个过来人,我想掏心窝子说一句:
千万别被小学阶段的“成绩好”给迷惑了!
说真的,小学的数学成绩,欺骗性实在太强了。
我见过太多孩子,小学时数学经常拿高分,可一上初中,成绩就断崖式下滑。
为什么会这样?
根本原因在于:小学数学和初中数学,考察的完全是两种能力。
小学数学: 更多是“直来直往”的计算和记忆,考查的是知识的熟练度。
初中数学: 开始大量出现代数、几何、函数,考题弯弯绕绕,真正考查的是逻辑思维和举一反三的能力。
这种转变,对于没有经过针对性思维训练的孩子来说,无异于一场“降维打击”。
如果家长没有及时意识到这一点,依旧满足于校内的优异分数,不主动为孩子引入有区分度、有挑战性的思维训练,他们的大脑就可能习惯于停留在舒适区。
久而久之,当真正需要深度思考去跨越难关时,孩子反而会陷入“思维惰性”,感到无能为力。
你看,现在校内考试和校外选拔的差距往往是这样子的。
这是几何

这是应用题

这是计算

这是某名校的小升初选拔考试

所以,这也是为什么,我鼓励校内数学成绩还不错的孩子,都要多拓展一下数学,然后每年也都去尝试挑战一些杯赛的题目,感受一下更高一阶题目的难度,不仅可以锻炼孩子,还可以给孩子的小某升添加重磅简历。

今天我就和大家推荐两个含金量很高的杯赛,这两个赛事就是——希望杯和走美杯。
我们现在也在组织一些杯赛的活动,有需要的姐妹可以入群来参加。



希望杯和走美杯是什么?
希望杯和走美杯是中国四大杯赛之二,另外两个是华数杯和迎春杯,但目前还没开放活动,如果有开放回头我再跟姐妹们说。
什么是希望杯?
希望杯于1990年由多个单位共同发起,是国内最具影响力的青少年数学赛事之一,全国覆盖广泛、费用相对适中、群众基础和认可度还是比较高的。

希望杯按年级分组,1-8年级皆可参赛。 按全国比例评奖,一等奖5%、二等奖10%、三等奖15%。
比赛分线上&线下两种,题型主要是填选题,考察的主要板块是:数与代数、几何、组合数学与概率、应用题。

相信大家看着也眼熟,很多板块是和校内数学差不多的,这也是希望杯的一大特色。
它的题目源自课本又高于课本,非常适合作为孩子从校内数学到竞赛思维的“第一座桥梁”。
相较于思维100、华杯等活动,其难度处于中等水平,既具备一定挑战性,又不会让学生望而却步,孩子如果能精准找到学习方法,活动结果都能比较“如愿”。
什么是走美杯?
走美杯全称是“走进美妙的数学花园”,由著名数学家陈省身先生亲笔题词“数学好玩”和“走进美妙的数学花园”。

走美杯于2002年成功举办,至今已成功举办二十多届,也是2002年第24届世界数学家大会唯一延续至今的青少年数学活动。
走美杯同样也是按年级分组,3年级到8年级皆可参赛。
每年春秋季举办,比赛时间是90分钟,一共有15个填选题。
走美杯和希望杯考察的方向不同,走美杯更侧重于考察数学思想的实际应用和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也就是我前面说的“真正的思维”。

它鼓励建模、创新,题目往往更灵活、更有趣。
如果孩子是那种思维活跃、不喜欢死记硬背,总有些奇思妙想的类型,那么走美杯可能更适合这类孩子挑战。
了解了这些基础信息之后,接下来我们直接来看看两个比赛的真实难度。

希望杯和走美杯的难度如何?
附资源领取
说到难度,大家也不用太慌。只要知道考什么、怎么考,有准备地学习,相信孩子们肯定可以攻克。
这里我还为孩子们精心准备一份希望杯和走美杯的真题模拟题资源包,无论是参不参加比赛,这份题目都可以领回去尝试做一下,检测一下孩子的水平在哪。
这份资源包含——
希望杯一年级到八年级的真题和模拟训练题,包含2025年最新的题目。
走美杯三年级到八年级2025年最新的春季赛试题。


每份卷子都有答案,这样孩子们做完题后可以校对答案,及时查漏补缺。
想要领取资源的姐妹可以在后台回复【社群】领取,群里我们还会有老师帮大家解答疑惑,大家不懂的问题也可以在群里交流一下~
如果你不知道孩子的水平如何,进群我们老师也可以帮大家看看,规划一下数学学习的路径。
下面带着这份资源,一起来看看两个赛事的难度。
希望杯
希望杯的题目风格是非常注重对核心知识点掌握深度和熟练度的考察。
1、考察风格
题型标准:基本都是填空和选择题。
紧扣考点:题目能清晰地对应到具体的知识模块,如计算、应用题、几何、数论、计数等。
强调过程:很多题看似不难,但需要清晰的步骤和准确的计算,一步算错,满盘皆输。
2、难度阶梯
基础题(约占30%):直接考察基础概念和运算,虽然基础但不简单。
例如这道四年级的题目——
“计算:2025×2025-2024×2026 = ( )”

四年级
这是一道考察混合运算的题目,这类题考验孩子的巧算能力和数感,不能硬算,最重要的是解题方法。
如果是从头开始一步一步减减加加算过去的话,当然也能算出结果。
只不过会耗费大量的时间,且结果还可能会因为数值太大而算错,所以在这一道题中,孩子要学会的是“一题多解”并得出“最佳解决方案”。
中档题(约占50%):知识点的简单综合与应用。这是希望杯的主力题型,也是区分度的关键。
例如下面这两道题——
“八位数 2041115 除以 7 的余数是______。”
四年级
甲、乙两人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若甲退后1350米出发,则两人可同时到达AB的中点O...”

六年级
这类题需要孩子对数的性质、行程问题的基本模型非常熟悉。
压轴题(约占20%):涉及复杂的逻辑推理和知识融合。
例如下面这两道——
“如图,梯形 ABCD, E 在腰 CB 上...阴影三角形 AED 的面积是______。”

六年级
这类题需要添加辅助线,灵活运用比例模型如等高模型、鸟头模型等,对孩子的几何思维能力要求很高。
总的来说,希望杯的难度是循序渐进的,有基础但不简单的题目,也有足够区分度的题目,压轴题反而占比没那么高,和校内考察的知识点大致重合,所以,完全可以用希望杯来扎实基础并进而提升思维。
走美杯
走美杯的题目难度整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不是一味地追求高难度,而是通过新颖的设问方式来制造恰当的挑战。
内容涵盖了小学数学中数的运算、几何等等基础知识,但考察方式则是更具有创新性,更看重孩子思维的转变。
一句话来说就是,它考察的不是你学了多深,而是你能把学到的知识用得多活。
1、考察风格
背景新颖:题目常以生活情境、科学常识、数学趣闻为背景,阅读量相对较大。
形式灵活:除了常规题型,还有很多需要严密逻辑判断的题目。
重在建模:核心是考察学生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学问题并建立模型的能力。
2、走美杯的题目特点
特别重视数学建模意识,从生活走进数学
走美杯非常擅长将数学知识隐藏在各种有趣的生活和科学情境中,考察孩子将现实问题“翻译”成数学问题的能力。
比如三年级的一道题目:

这道题关于《哪吒2》电影排片,孩子需要从“10:00-22:00”、“143分钟”、“间隔30分钟”这些信息中,抽象出“总时长”、“放映+间隔”的模型,并进行优化计算。
这考察的不是单纯的计算,而是规划与建模的初步思想。
这种题非常讲究知识应用的综合性,比如八年级的一道题,结合了体育比赛和概率计算,这种综合性能更好地检验孩子的数学素养。

这种风格的题目,我觉得恰恰符合这两年数学改革的趋势,强调数学的应用性,解决生活中的数学。
突出的文化背景
走美杯的题目背景很丰富,走美杯常常引入数学史、数学趣闻和著名的数学问题作为背景。
比如五年级中有这么一道题:

这道题直接引入了著名的“回文数猜想”。
这不仅仅是考一个计算,更是让孩子亲身接触和体验一个真实的、尚未被完全证明的数学现象,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这也恰好符合走美杯的理念。
这种题在走美杯中有很多,比如在六年级的题目也涉及了“斐波那契数列”,七年级中也涉及了“自守数”、“杨辉三角”。



这些题目在考察知识的同时,本身就是一次生动的数学科普。
注重思维方式的多样性
走美杯不满足于考察标准解法,更鼓励探索和发现。
像上面提到的回文数猜想、斐波那契数列规律这些题目,都需要孩子自己去观察、归纳、验证,虽然比套公式难,但也更有价值。
总的来说,走美杯的难度体现在 “新、活、广” 上。它不鼓励死记硬背,而是推崇理解与探索。备考走美杯,“多见题型、活化思维、提升阅读理解能力” 是关键。

好啦,今天对希望杯和走美杯的解析,就分享到这里。
总的来说,如果孩子能够在希望杯和走美杯中取得优异成绩,在小升初阶段,这无疑会成为孩子数学基础扎实、学有余力的有力证明。
但换个角度来看,即使没有获奖,孩子在备赛学习的过程中,思维也得到了一定的提升!
所以我建议,只要孩子校内数学能在70分以上,就值得认真考虑校外拓展。相比校内,校外的难度和思维跨度可不是一个等级。
希望杯和走美杯是两个含金量和水准都很高的赛事,无论是扎实基础还是思维拓展,两个赛事的试题都可以助力孩子更上一层楼。
需要领取资源的小伙伴,记得后台回复【社群】进群领取,我们还会有老师在群里帮大家解答疑惑,不懂的问题也可以在群里交流~


群里还有更多关于数学学科的干货讲座,期待和大家一起,在数学学习的道路上奋勇向前,不断进步!
以上,希望对您家孩子有帮助~
yours,萌芽!


希望请转发分享给更多的人
关注我,一起抱团取暖
积极育儿、顺势养育
你点的每个在看和转发,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
金囤在线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