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印度精英们自信满满地声称,印度相较中国有“四大绝对优势”。我们看到这一幕时,首先想到的是排名前10的证券公司,印度还是那个总爱夸耀自己的国家。并非我们看不起印度,而是当他们明明还面临着数亿人能否吃得饱的问题,却大言不惭地宣称要比肩中国,甚至“碾压中国”,这种盲目的自信,显得有些过于自负。有时候,或许这种自信只是为了引起注意,但从更深层次看,似乎是国家层面的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
既然印度提出了这四大“王牌”,那么我们也有必要分析一下,这场“印度自信秀”是否真如他们所想般强大。
第一个自豪点是印度的“人口结构”。截至2023年,印度人口已突破14亿,超过了中国,预计到2030年后,人口将突破15亿,劳动力将保持在高水平。印度认为,这一人口结构注定让他们成为“世界工厂”。他们的逻辑是,年轻人多=劳动力多=外资流入=制造业起飞。这个观点看起来非常美好,但问题在于,印度的教育体系能否将这些年轻人培养成高效的产业工人?而且,这些年轻人是否能找到工作呢?
展开剩余82%现实的情况相当严峻。到2020年前后,印度的贫困人口高达3亿,占总人口的21.9%。印度的就业率长期徘徊在7%上下,年轻人的失业问题尤为严重。尽管人口庞大,但印度的高等教育入学率在短暂上升后已经逐年放缓。人口多并不等于“人口红利”,相反,这更像是“人口压力”。相比之下,中国在人口红利的释放上抓住了改革窗口期,并在劳动力向高素质转型时成功完成了产业升级。短短几十年,从“世界工厂”跃升为“制造强国”。因此,单靠人口多而不懂得合理规划,既是优势,也是陷阱。印度炫耀的人口优势,其实并不牢靠。
第二个优势是印度的地理位置。印度的地理条件的确有一些独特之处:三面环海,背靠喜马拉雅山脉,拥有天然屏障,东西可以进攻,南方也有出海口。他们特别强调控制印度洋的入口,摆出一副“海权守卫者”的姿态。然而,如果地理优势真能决定一切,那为什么东非沿海的国家没有成为世界强国呢?
现实情况并非如此。向北,喜马拉雅山和中国的西藏高原将印度牢牢束缚,无法向北扩展;向西,巴基斯坦、中东的动荡局势以及恐怖主义让印度面临地缘困境;向东,中国和东盟经济圈的竞争压力非常大,要想突围,难度极高。虽然印度临近印度洋,但现代海权早已不再仅仅依赖“港口”与“水兵”,缺乏完整的产业和海军体系,想要控制航线都很困难。总体来看,印度的地理结构表面上看似坚固,实际上却封闭自守,外交政策受限。相比之下,中国东临太平洋,能够迅速接入日韩、东盟、美加和澳新等巨型经济圈,印度的地理位置远不如中国具有优势。
第三个自豪是印度自认为是全球第三大军力强国。印度的军费确实不低,2021年达到了766亿美元,占GDP的2.7%,比中国的军费占比高出近一倍。印度还购买了大量高端武器装备,如阵风战机、航母、潜艇等,然而这些不过是“面子工程”,其底子并不扎实。印度大多数高端装备依赖进口,技术自主能力非常低。其次,印度军方的腐败问题严重,军购中回扣现象早已臭名昭著。在实战中,印度的表现也不尽如人意,无论是卡吉尔战争、洞朗对峙,还是中印边境冲突,印度从未获得过明显的胜利。更糟糕的是,过度投入军事开支,导致印度的农业、基础教育、医疗等民生领域的资金短缺,老百姓的辛勤付出,最终却用在了国防和军购上。相比之下,中国的国防建设依托自主研发、逐步推进的强军战略,而非依赖外购武器。即便印度拥有一支强大的军队和先进的武器装备,但这些并不代表他们能在战场上取得胜利,印度的军力与实际作战能力之间仍有巨大的差距。
第四个优势是印度声称的“民主优势”。印度以“世界最大民主国家”为荣,认为自己的议会和选举制度优于中国,甚至认为自己可以成为西方民主制度的“非西方典范”。但现实中,印度的民主制度并未能带领国家走向繁荣。社会分层严重,种姓制度依然深深根植于印度社会,腐败现象盛行,选举变成了地方黑帮争夺的战场。各邦的自治使得政策碎片化,中央政府的协调能力有限。此外,印度频繁爆发宗教冲突和社区暴动,民主制度反而让社会更加动荡不安,成了低效和扯皮的代名词。与此相比,中国并没有盲目照搬西方的“框架式民主”,而是根据国情发展出更为高效的国家战略和执行力,快速推动了经济增长、民众脱贫和基础设施建设。
总的来说,印度是否能替代中国,成为全球产业的新引擎,值得深思。将当前局势简化为“中印对抗”是一种误解。实际上,这背后是南亚地区不安定局势下的大国博弈,而中国在这一过程中,已经逐渐将孟加拉等国家纳入自己的影响范围。2013年,中国超越印度,成为孟加拉国的最大贸易伙伴,并通过“一带一路”倡议推动孟加拉国的发展,涉及基建、电力、交通、制造等多个领域。截至2024年,中国对孟加拉的投资为超过50万个就业岗位提供了支持。尽管地理上孟加拉临近印度,但在实际的南亚秩序构建中,印度的影响力已经被边缘化。相比之下,中国通过真实的投资、项目实施以及民生融合,逐步建立了南亚地区的信任基础。
美国也意识到了这一点,频繁炒作所谓的“债务陷阱”和“新殖民主义”问题,但孟加拉国的回应很简单:中国不干涉孟加拉的内政,确实在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印度的四大优势看似强大,实则不过是空中楼阁。中国不是通过虚张声势,而是依靠实实在在的发展逻辑和战略定力,建立了全球制造、科技、地缘格局中的话语权。相比谁强谁弱,我们更应关注的是,哪个国家能真正提升人民的生活水平。这场较量中,印度显然还远远落后。
发布于:天津市金囤在线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