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世中国近日上演了一幕引人关注的局面排名前10的证券公司,欧美多家汽车企业纷纷排队与其重新签署合作协议。面对局势明朗,荷兰不仅没有反思自己的行为,反而加码施压,试图限制安世中国的出货量。
11月3日,据观察者网报道,安世中国向客户发布公告,指出荷兰安世半导体在10月26日对中国东莞的封装厂停止供应晶圆,并指责安世中国未能按时付款。然而,事实真是如此吗?为了应对荷兰的制约,安世母公司闻泰科技启动了应急方案——B计划。这一计划具体内容是什么?面对困局,荷兰政府也采取了自己的B计划,这一措施能否挽回局面呢?
首先,安世中国对荷兰断供的行为进行了坚决反驳,并公布了荷兰安世欠东莞封装厂10亿元人民币货款的事实,强调违约方是荷兰安世,破坏客户信任和供应链稳定的责任也在荷兰。为了保障全球供应链稳定,安世中国采取了双重策略:一是储备了充足的成品和在制品库存,确保能够满足客户订单到年底甚至更长时间;二是启动了多套预案,确保明年能够完全摆脱对外部晶圆供应的依赖,实现对所有客户的长期稳定出货,其中就包括闻泰科技的B计划。
展开剩余65%国内传来好消息,闻泰科技控股的上海晶圆厂即将开始量产。这家晶圆厂是上海重大产业项目之一,也是中国首座12英寸车规级功率半导体晶圆厂。项目总投资高达120亿元,配备智能化MES控制系统和先进设备,建设标准达到国际一流水准。项目一期月产能为4.5万片,随着二期、三期的投产,月产能预计可达10万片,完全满足安世中国的封装需求。一旦晶圆厂投入使用,中国12英寸车规级芯片就能实现从设计、制造到封装测试及客户交付的全产业链闭环。
荷兰原本想依靠美国撑腰,对中国芯片企业进行限制,但中美关系缓和,使荷兰在局势中显得孤立无援。荷兰停止向安世中国供应晶片,意图迫使其妥协,但他们显然低估了对手的实力。由于美欧长期制裁,中国芯片行业实力大幅提升,而闻泰科技的B计划更是让荷兰安世陷入困境,彻底失去谈判筹码。
全球汽车企业因此陷入混乱,而事件的始作俑者是谁?美国首当其冲,但直接执行行动的是荷兰即将卸任的斯霍夫看守政府。局势发展到此,荷兰政府若承认错误为时已晚,不仅可能面临巨额违约,还失去了面子,最终只能选择“拍拍屁股走人”。按原计划,该政府本应于6月下台,但一直拖延到10月底才进行大选。荷兰对安世半导体的强行干预被广泛视为一次政治投机,或是临走前的冒险之举。德国媒体也罕见地对荷兰政府提出批评,认为其行为是在大选期间做出的最“愚蠢”的决定,并且拖累了整个欧洲汽车产业。
据新华社11月3日报道,荷兰六六民主党在众议院选举中以1.4万票的微弱优势获胜,官方最终结果将在11月7日由荷兰选举委员会公布。虽然更换政府是可能的,但这并不意味着问题会自动解决。原因如下:荷兰看守政府对安世半导体的接管已形成行政与司法上的既成事实,即使新政府上台,也难以轻易推翻,纠正错误需要经历漫长的法律程序。这一行为滥用了“国家安全”标签,严重损害了荷兰作为法治市场经济体的国际声誉,而恢复信任比更换政权更加关键。由于中方反制导致芯片断供,欧美车企的停产已经成为现实,经济损失不会因选举而消失。最终局势的破局,取决于新政府是否敢于承认错误,并以诚意与中方对话重建互信——如果仅换人而不改变政策,僵局仍将继续。
发布于:天津市金囤在线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